制造工程系

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学院概况» 机构设置» 制造工程系» 微小型制造研究所

微小型制造研究所简介

精密微小型制造技术研究所是国家级创新中心-国防科技工业复杂微细结构加工技术创新中心的技术依托单位,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生产工程分会精密装配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单位。研究所共有教职工10人,其中教授3人(973首席1人),副教授2人,讲师2人,实验员3人。在站/在读博士后、博士生和硕士生40多人。研究所还聘请了徐滨士院士、吴伟仁院士为顾问教授,聘日本东京大学高增洁(Kiyoshi Takamasu)教授为兼职教授。

一、人才培养

在教学方面,研究所教师主讲本科生课程《自动控制理论》、《传感与测试技术》、《微型制造技术》课程,主讲研究生课程《机械动力学及测试》、《机械振动(全英文)》、《cad/cam数控加工实践》、《现代测试技术》、《数控系统设计方法》、《精密微细结构制造工艺与系统》等课程。研究所教师作为核心人员承担多项教学教改项目,主持了“机械控制工程基础”MOOC的建设,并参与了北京市“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项目的建设。

研究所重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指导,着重培养学生机电系统的综合设计与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连续两届获得中国机械行业卓越工程师教育联盟“恒星杯”毕业设计大赛铜奖1项,银奖1项;获得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2项、“世纪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1项。

坚持贯彻导师制-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三位一体化指导,三年级学生就能够进所参与科研相关工作,并在逐步学习中确定未来毕业课题研究方向,循序渐进开展,加强阶段性成果凝练。

二、科学研究

2000年起,本团队密切结合各领域科研生产需求,从事精密/微小型制造技术研究,首次提出并突破了微小型高效高速可重配置车铣复合加工设备技术、微米/亚微米级高精度对位与调整技术、柔性自动化装配单元技术、带有形状误差的三维一体化实体建模等关键技术,自主研发出国内首台高转速精密微小型车铣复合加工中心、纳米级进给能力的超精密车铣复合机床、具有微米级非硅MEMS柔性自动化装配线、亚微米装配对位仪,以及脉冲激光送丝与铣削复合加工机床、船壁自动清洗机器人、锥型防热涂层自动打磨机床、专用自动送丝机械手、碳纳米管出膜机。在精密装配理论、仿真建模方法和高压增减材技术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精密微小型车铣复合加工技术相关成果被列为国防科技工业“十二五”“百项工艺推广项目”,并在航天、航空、兵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所主要研究方向为:精密/微小型复合加工工艺与装备技术、精密机械系统自动化智能化装配技术、精密机械制造理论与性能预测方法、高精度复合增材制造技术、机器人应用开发等。近年来,获批了国家“973”项目、“高档数控机床与装备”国家重大专项、国家自然基金仪器专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青年项目、国防基础科研重点项目以及装备发展部共性技术等纵横项项目60余项,发表了SCI/EI论文15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52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4项,产学研创新合作二等奖1项,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一等奖1项,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共5部。

1. 精密微小型车铣复合加工技术

开展了车铣复合加工工艺技术与优化、车铣复合加工设备设计方法、加工精度补偿与控制方法、在位检测、车铣复合加工技术推广适应性技术研究,研发/研制出相关工艺方法与装备。

 

 

2. 精密/微小型机电结构自动化智能组装系统技术

开展了高精度对位技术、复杂异构零件的可靠夹持与释放技术、基于视觉与力反馈的调整技术、异质表面图像处理与快速识别技术、智能型装配单元控制系统技术等,研制出多台高精度柔性自动化装配设备与控制系统。

 

3. 精密机械系统装配理论及性能预测技术

开展了面向装配的形状误差建模与评价、非线性非均匀力学接触状态分析、误差模型与CAD理想模型的无缝集成等技术研究,形成了精密机械系统最大熵装配理论体系,研发出带有制造误差的装配性能预测分析软件,为实现量化装配参数和工艺优化奠定基础。

 

4. 高精度复合增减材技术及工艺

开展了脉冲激光送丝熔覆机理与仿真、脉冲激光送丝工艺、熔覆质量控制方法、3D复合增减材设备设计与研制等技术研究,研发了脉冲激光送丝沉积与铣削复合加工机床。探索了送丝过程中各工艺参数对304不锈钢沉积效果的影响规律。

 

 

5.特殊用途装备设计与控制技术研究。

船用清洗机器人与负重外骨骼机器人的结构设计与控制技术研究。采用嵌入式结构开发了具有吸附力可调,具有无线指令与图形传输、轨迹自动规划、行走自动纠偏的船用清洗机器人控制器,研究了相关理论与技术;负重行走外骨骼的结构设计与控制技术以及负重效率的评价理论研究;碳纳米材料工艺与装备研究。


 

 精密微小型制造技术研究所本着开放、包容、和谐、进取的理念,随时欢迎对本方向感兴趣的学生和研究人员加入我们的团队,同时衷心希望与国内同行共同合作为推动我国制造业的腾飞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