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 |
夏焕雄 |
||
职 称 |
教授 |
博导 硕导 |
|
单 位 |
机械与车辆学院 |
||
办公地址 |
北京理工大学中关村校区宁远楼二层 |
||
邮 编 |
100081 |
||
办公电话 |
010-68912503 |
||
邮 箱 |
hxia@bit.edu.cn |
||
个人简介 |
|||
夏焕雄,工学博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B获得者,现任数字化制造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图学学会智能工厂专委会委员、中国图学学会数字孪生专委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生产工程分会(精密装配)专委会委员、中国机械制造工艺协会理事、北京粘接学会理事。主要从事精密装配、胶粘连接、多场耦合建模仿真等方向的研究。主持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专题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军科委173领域基金项目、国防基础科研项目任务/课题等在内的纵向科研10余项,以及企业委托横向课题7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获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机械制造工艺协会科学技术特等奖1项,以及上银优秀机械博士论文佳作奖、中国数字仿真青年科技奖等,入选小米青年学者等。主讲本科生课程《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研究生课程《数字化制造中的建模与仿真技术》,主持国家教育部研究生学位中心主题案例项目1项,出版教材2部,获北京理工大学优秀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 |
|||
研究兴趣 |
|||
研究兴趣有:精密装配、胶粘连接、多场耦合建模仿真、智能执行器与传感器、物理模型与数字图像、智能学习与物理仿真、数字孪生建模等。 特别欢迎数学建模、物理(尤其是力学)、计算机、人工智能、功能材料与结构等兴趣浓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加入。 |
|||
教育及工作经历 |
|||
2018.06–至 今 北京理工大学 机械与车辆学院,教师 2017.08–2018.06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机械工程系,博士后,合作导师:Gretar Tryggvason 2016.01–2017.08 圣母大学 航空与机械工程系,博士后,合作导师:Gretar Tryggvason 2010.09–2015.07 清华大学 机械工程,工学博士,导师:汪劲松、向东 2006.09–2010.07 北京工业大学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工学学士 |
|||
学术论文 |
|||
论文详情参见链接: Google Scholar: 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user=IeEKpjQAAAAJ&hl=en ResearchGate: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Huanxiong-Xia |
|||
科研项目 |
|||
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B类,200万,2026-2028,主持 [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950万,2022-2025,主持 [3] 军科委173领域基金项目,100万,2022-2025,主持 [4]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专题项目,100万,2024-2027,主持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0万,2024-2027,主持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27万,2020-2022,主持 [7]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0万,2020-2021,主持 [8]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万,2024-2025,主持 [9] 国防基础科研项目,多项,承担任务/课题 [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00万,2020-2024,骨干 [11] 军科委基础加强重点项目课题,180万,2020-2023,骨干 [12] 装发项目,198万,2022-2023,骨干 |
|||
成果及荣誉 |
|||
[1] 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排2/15),2024 [2] 中国机械制造工艺协会科学技术特等奖(排1/15),2024 [3] 北京理工大学优秀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排6/15),2024 [4] 小米青年学者,2023 [5] 北京市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021 [6] 中国数字仿真青年科技奖,2020 [7] 『上银优秀机械博士论文』佳作奖,2016 |
|||
社会职务 |
|||
中国图学学会智能工厂专委会委员 中国图学学会数字孪生专委会委员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生产工程分会(精密装配)专委会委员 中国机械制造工艺协会理事 北京粘接学会理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机械工程学科发展战略报告》“高性能装配”领域十四五规划撰写专家 CJME期刊青年编委,MATERIALS期刊客座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