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理工大学主办,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储能系统与装备专委会和《Green Energy and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期刊等承办的第五届储能和智能载运国际学术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ergy Storage and Intelligent Vehicles,ICEIV2022)于2022年12月3-4日以线上形式成功召开。
本届会议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杨庆新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孙逢春教授,瑞典皇家工程院院士Erik Dahlquist教授共同担任大会主席,北京理工大学熊瑞教授担任大会执行主席。来自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等近万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场学术盛会,开幕式由华中科技大学蒋凯教授和英国萨塞克斯大学张帆教授共同主持。
在本届会议开幕式上,中国电工技术学会杨庆新理事长,北京理工大学孙逢春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材学部电工学科主任郑雁军教授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
杨庆新理事长代表中国电工技术学会致辞。他表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储能对于电网稳定运行和未来零碳智能载运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双碳”目标实现的强力支撑,对青年人在储能和交通融合发展的战略机遇中成才成长提出了殷切期望。
孙逢春院士代表北京理工大学致辞。他表示交通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重要行业,推进新型储能和绿色智能交通协同发展是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会议聚焦“双碳”目标,服务国家战略,支持青年专家学者策划组织办会,坚信青年引领世界走向能源与交通更可持续的未来。
郑雁军主任在欢迎致辞中表示,“双碳”目标驱动下以储能和电气化交通为代表的电能存储与应用研究方向已成为电气学科重要的学科方向,其中储能系统管理和运维、新能源运载装备和电源技术尤为热门,欢迎不同研究背景、跨学科专家在电气学科中找到知音,共同进步。
青海大学副校长、清华大学梅生伟教授,西南交通大学智慧城市与交通学院院长何正友教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胡勇胜研究员,大会共同主席、瑞典皇家工程院院士Erik Dahlquist教授分别以“压缩空气储能”、“轨道交通无线供电关键技术及展望”、“1兆瓦时钠离子储能”和“电池在欧洲重型车辆的应用”为题做了大会报告。
开幕式后是持续一天的学术研讨专场,会议总共设置了4个平行的线上研讨分会场,以及由《Green Energy and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期刊承办的电动汽车专题研讨会,来自国内外的100多名专家学者报告了他们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参会者们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
4日下午,为期两天的会议胜利闭幕。大会议闭幕式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张成明教授主持,他宣布了会议最佳论文奖、青年科学家奖,以及由曼迪匹艾(MDPI)出版社赞助的杰出科学家奖和杰出女科学家奖获得者。熊瑞教授代表主办方致闭幕辞,他对应邀在本届国际学术会议发表致辞、主旨演讲和专题特邀报告的领导和专家,对参加论文分享和线上会议交流学术同行,对支持会议顺利召开的主办方和承办方、工作团队、会务组以及期刊媒体等表达了衷心感谢,对“ICEIV2023”进行了展望。
本届会议是储能和智能载运领域学术研究、技术开发和工程实践之间密切融合的一次盛会。会议聚焦储能材料、储能管理与运维、电力系统、能源互联网、智能载运、能源交通融合等主题。历时二天的会议包括31场邀请报告、16场分论坛、1场专题报告、100余个口头报告交流,线上参会交流学者近万人。
ICEIV会议自2017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成功举办以来,分别于2018年、2019年和2021年在澳大利亚墨尔本、挪威斯塔万格和中国南京成功举行了四届,该系列会议已被公认为是储能和智能载运相关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系列学术盛会之一。该系列会议为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交流平台与合作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际储能和智能载运领域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