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心全称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生涯发展服务中心(暨校友联络中心)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Career Service Centre
二、主要职能
1.信息中心:收集并及时发布社会用人单位毕业生需求、实习信息;
2.就业服务:广泛联系用人单位,组织校园宣讲招聘活动,办理就业签约手续、毕业生派遣事宜;
3.生涯教育:以学生的生涯发展为牵引,进行学业成才辅导与职业规划教育;
4.技能培训:开展求职、留学等技能培训讲座与专题辅导,做好创业引领及支持工作;
5.咨询指导:就业咨询与个体指导,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6.校友联络:联络毕业生、组织校友回访等,担任沟通我院校友和母校情感的桥梁;
7.校企合作:走访交流、搭建校企深度合作空间,引导推荐优秀毕业生到国家重点单位与企业建功立业。
三、发展目标
做好就业基本服务工作,打造毕业生满意度最高的成长服务中心;融入式全程化生涯教育,树立专业化的咨询辅导、技能指导品牌,成为培养人才核心竞争力的辅导平台;整合近十年校企合作资源,成为大机械行业人才培养的协作育人基地,实现北京美誉、全国知名。
四、中心运行方案
1.工作思路
以职业生涯发展为牵引,以综合素质培养为重点,夯实基础、健全机制、优化服务、树立品牌,全面提升毕业生核心竞争力。发挥学院教育教学一体化的优势,进一步推进大学生职业发展、就业服务及自主创业工作,保障学院的学生生涯发展服务与指导教育工作高效率、高质量地开展。
2.工作机制
贯彻落实“一把手”工程及“生涯教育导师团”制度。建立全员参与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书记带头,学院领导、系部主任、专业责任教授、学科带头人、班主任、辅导员及专职指导中心主任共同组成,实现领导重视、全员化参与的生涯发展指导整体布局。
“生涯导师团”制度通过内外联合、协作育人。校内导师包括责任教授、辅导员、班主任、就业指导教师和教育研究人员、青春榜样小导师等,联合企业导师、校友导师、专业生涯发展教练等校外导师,相互配合和协调,完成全程化中每一阶段的教育任务,共同实现德育培养、专业引导、科技创新、实习实践、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五个技术体系的全员育人体系。
3.工作支持系统
1)完备独立的就业工作硬件环境
生涯发展与服务中心由专职教师全面负责,包括学院本硕博全体在校生的就业服务、发展辅导、校友联络与创业指导等工作。中心位于学校1号教学楼237套房,具有独立的洽谈室、完备和独立的工作环境,可做到企业沟通接待、学生问题咨询单独辅导。硬件完善的报告厅作为定期开展讲座、培训等活动的平台,多域运载装备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提供创业指导和支持服务。同时挂靠的校友联络中心,提供了大量优秀的生涯发展模型及丰富的企业资源。
2)不断学习提升高效的就业工作软实力
中心工作规范化、流程化管理,有学院生涯发展与服务工作完整的形象识别系统。规范化文档资料存放和管理,搭建快捷高效的信息查询和办事流程自助查询系统。使用“BIT机车新青年”公众号作为中心的网络支持平台,结合微信平台、学院官网等实现网络移动终端互联。本科生建立求职小组,由专人负责;研究生实验室设毕业生联络员,保证信息传递渠道通畅。
基于生涯教育服务工作现状制订常态化走访调研工作机制。在学院、学校的支持和帮助下通过对合作企业、兄弟院校的深入走访工作,开拓属于机械与车辆学院学生的就业新市场。通过对兄弟高校机械相关学院就业指导中心、专业的就业培训机构的走访调研,获得一线的就业指导工作思路、方法和经验借鉴,从而依托校企合作的品牌活动项目、就业技能培训、实习生体系等新形式开拓深入合作的新渠道、新层次。积极走访兄弟院校就业和生涯教育部门,学习经验方法,整合相关资源,为全面提升生涯教育服务和校友服务质量而努力。
五、品牌活动介绍
生涯发展服务中心以学生需求、社会需求为导向,依托品牌活动平台,通过生涯教育牵引做好学生成才教育和发展规划指导,旨在通过“生涯发展规划月”“笑迎职场”“校友·企业大讲堂”等品牌活动,切实做好生涯发展教育服务。以建设成熟与完善的品牌活动平台,推进工作水平再提升的工作机制。
1. 生涯发展规划月
“生涯发展规划月”充分顺应时代发展下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变化,针对各个年级学生的成长需求与发展规律,分年级、分专业、分班级、分支部进行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分别通过广泛的就业动员、小范围精准座谈、邀请生涯导师进班级与支部等多种形式,鼓励大学生自我鞭策成长成才、激励大学生主动规划、自主学习,引导大学生逐步明确成长方向、找准成长路径、树立远大理想。
2. “笑迎职场”求职辅导系列活动
活动关注技能提升,涉及留学、求职的方方面面,针对学生未来发展中的必备技能进行系统培训和常态化指导,为有需求的学生提供培训、解惑、指导和帮助。每学期求职季来前开展一期,每期3-5场活动,活动内容包含职业规划、就业形势分析、就业政策解读、留学经验分享、简历个性化诊断、商务礼仪培训、面试工作坊等多种形式。未来尝试融入行业初探、职位分析、当季就业形势分析、校友生涯发展故事分享、企业文化与职业礼仪培训等新内容。
3. 校友·企业大讲堂
将学生求职之所需与企业用人之所需相结合,邀请国内外知名企业进校园,带领在校青年学生进企业。采用“1+1”形式,人力资源部携校友返校,以亲身成长案例讲述在企业氛围中工作和发展的感受。既满足企业外树形象、广纳贤才宣传招聘之需,又使毕业生通过校友的成长历程、企业文化与理念的深入了解,对于意向单位做好立体全面的感知,同时紧密企业与学生、学院与校友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