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工程系

制造工程系
检测与控制研究所

检测与控制研究所

北京理工大学检测与控制研究所以北京理工大学一级国家重点学科(机械工程)和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先进加工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为依托,多年来一直从事无损检测与控制理论与技术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研究所主要面向国防科技工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前沿及生产需求,针对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新装备研制所亟需的无损检测新要求,开展无损检测方法研究及其自动化装备研制,重点开展残余应力超声无损检测与调控技术、机械手自动超声扫查检测技术、超声显微检测技术、超声导波检测计数、复杂回转类零件激光测量技术、材料弹性参数与涂层厚度测量技术、机器视觉检测技术等研究工作。

研究所现有教职工16人,其中博导教授1 人、副教授5人、兼职研究员1人、高级实验师1 人、科研助理2人、技师3人,在站博士后2人,在读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40余人。实验室面积400 余平方米,拥有残余应力超声检测与高能声束调控系统、高频超声显微镜、(单双)机械手超声自动检测系统、超声相控阵检测系统、超声导波检测系统、非线性超声检测系统、弹性模量测量仪、螺栓紧固应力检测系统等多种检测设备。

近年来,研究所承担和完成了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专项、军科委基础加强计划、国防技术基础科研、共用技术、企业横向等科研项目,科研经费近1亿元。牵头制定1项国际标准、7项国家标准,发表论文1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0余项,出版7部专著。与美国西北大学、宾州州立大学、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韩国国立釜山大学等著名高校保持国际合作交流关系。作为创始单位持续承办“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和“中国超声检测大会”等行业会议。

检测与控制研究所承担多门本科生、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工作。如现代控制理论、现代测试技术(英)、数控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机电系统控制、流体力学与液压传动、无损检测技术、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制造应用等。

检测与控制研究所在教学及科研方面一直秉持着基础理论与工程应用相结合的指导方针,重点培养国家高端装备行业所亟需的的高层次人才,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与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注重培养品学兼优的人才,重视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为我国的无损检测技术发展服务。

1.超声应力检测与低应力制造技术

在国家“XXX-6”领域工程专项、173计划重点研究、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重点等项目资助下,系统化地创建了低应力制造原理和技术,突破了残余应力超声无损检测技术、低应力焊接、增材、切削、铸造以及折弯等高能声束调控机理和方法关键技术研究,形成了针对不同构件机械加工方式的原位低应力制造技术,实现了加工构形廓精度和保形能力的跨越提升。

2.机械手自动超声扫查检测技术

在国家“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重大专项、国防重点专项、装发共用技术等项目资助下,攻克了定位精度控制、轨迹规划、扫查点空间位置信息同步采集、基于机器学习的缺陷信号识别、三维显示等多项关键技术,形成了针对回转构件和复杂曲面复合材料等复杂构件的大型复合材料复杂构件的机械手超声检测系统。

3.超声显微检测技术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资助下,自主研制了一套高频超声显微镜,应用于半导体和电子封装缺陷检测与失效分析、电路板焊接质量检测与分析、材料织构观测与研究、生物医学等领域的无损检测与观察。

4.导波阵列检测技术

在装备重点预研、国防技术基础等项目资助下,自主研制了导波阵列成像检测系统,突破了小型化柔性导波阵列传感器、导波模态控制、缺陷信号识别和二维曲面成像等关键技术,研制了超声导波阵列检测仪,应用于航空发动机叶片缺陷检测、碳纤维曲面构件检测、飞机机翼结冰检测等。

5.光学及视觉检测技术

在装备预研、国家“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专项等项目资助下,突破了结构光轮廓测量、疵病特征参数测量、高速连续生产产品在线缺陷视觉检测和强振动模式下的异常机器视觉监测等关键核心技术,成功研制出了结构光回转体轮廓测量仪(国防发明二等奖),基于机器视觉的汽车胶管生产线在线检测系统和冲压级进模在线监测系统,实现了检测自动化,填补国内空白。

检测与控制研究所领导班子成员

姓名

岗位名称及职责

电话

邮箱

徐春广

先进加工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主任

68918436

xucgbit@263.net

周世圆

所长

68912715

zhoushy@bit.edu.cn

潘勤学

党支部书记、副所长(科研)

68912714

panqx@bit.edu.cn

孟凡武

副所长(教学)

68918664

mfanwu@bit.edu.cn

郝娟

副所长(实验室)

68912715

7420171014@bit.edu.cn

更新时间:2023年11月